1/1页
无缝钢管酸洗防锈加工介绍
       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称为酸洗,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通常与预膜一起进行。现阶段采用的酸洗工艺除去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使用温度高,酸洗时间长,导致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常温除氧化皮工艺对除去薄氧化皮效果好,对厚氧化皮效果不好,焊接处黑渣基本上除不掉。针对这种情况,在总结不锈钢前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两步酸洗综合处理技术,出现了不锈钢常温快速酸洗工艺。该工艺常温下能快速去除不锈钢表面厚氧化皮,对焊接处黑皮及夹杂物去除效果好,酸洗处理后表面洁净光亮,不易失光褪色,不泛黄。

       酸洗:
       无缝钢管酸洗除锈、除氧化皮的方法是工业领域应用较多的方法。利用酸对氧化物溶解以及腐蚀产生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达到除锈和除氧化皮的目的。酸洗中使用常见的是盐酸、硫酸、磷酸。硝酸由于在酸洗时产生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一般很少应用。盐酸酸洗适合在低温下使用,不宜超过45℃,使用浓度10%~45%,还应加入适量的酸雾抑制剂为宜。硫酸在低温下的酸洗速度很慢,宜在中温使用,温度50~80℃,使用浓度10%~25%。磷酸酸洗的优点是不会产生腐蚀性残留物(盐酸、硫酸酸洗后或多或少会有少会有Cl-、SO42-残留),比较安全,但磷酸的缺点是成本较高,酸洗速度较慢,一般使用浓度10%~40%,处理温度可常温到80℃。在酸洗工艺中,采用混合酸也是有效的方法,如盐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柠檬酸混合酸。
       在酸洗除锈除氧化皮槽液中,须加入适量的缓蚀剂。缓蚀剂的种类多,选用也比较容易,它的作用是抑制金属腐蚀和防止"氢脆"。但酸洗"氢脆"敏感的工件时,缓蚀剂的选择应特别小心,因为某些缓蚀剂抑制二个氢原子变为氢分子的反应,即:2[H]→H2↑,使金属表面氢原子的浓度提高,增强了"氢脆"倾向。因此须查阅有关腐蚀数据手册,或做"氢脆"试验,避免选用危险的缓蚀剂。

       表面调整:
       表面调整的目的,是促使磷化形成晶粒细致密实的磷化膜,以及提高磷化速度。表面调整剂主要有两类,一种是酸性表调剂,如草酸。另一种是胶体钛。两者的应用都普及,前者还兼备有除轻锈(工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水锈"及"风锈")的作用。在磷化前处理工艺中,是否选用表面调整工序和选用那一种表调剂都是由工艺与磷化膜的要求来决定的。
       一般原则是:涂漆前打底磷化、快速低温磷化需要表调。如果工件在进入磷化槽时,已经二次生锈,采用酸性表调,但酸性表调只适合于≥50℃的中温磷化。一般中温锌钙系磷化不表调也行。
       磷化前预处理工艺是:
       除油脂--水洗--酸洗--水洗--中和--表调--磷化
       除油除锈"二合一"--水洗--中和--表调--磷化
       除油脂--水洗--表调--磷化
       中和一般就是0.2%~1.0%纯碱水溶液。在有些工艺中对重油脂工件,还增加预除油脂工序。